一、离校安全
宿舍检查
离校前关闭电源、水源,锁好门窗,妥善保管贵重物品(建议带走或寄存)。
清理易腐食物,避免滋生蚊虫。

证件与财物
随身携带身份证、学生证等重要证件,避免遗失。
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行程或财物情况。
二、旅途安全
交通安全
乘坐正规交通工具,拒乘"黑车";网约车需核对车牌、行程信息。
长途旅行尽量结伴而行,夜间乘车保持警惕。

防诈骗/盗窃
警惕"老乡帮带行李""低价票"等骗局,勿轻信陌生人。
钱包、手机等随身保管,背包置于视线范围内。
三、防溺水安全
游泳安全
选择正规、安全的游泳场所,切勿在无人看管的水域(如水库、河流、湖泊等)游泳。
不擅自下水救人,遇他人溺水应第一时间呼救并拨打110/120。
水上活动注意事项
参与漂流、潜水等水上项目时,务必穿戴救生衣,遵守安全规定。
避免酒后或在身体不适时下水,防止意外发生。
四、居家安全
网络陷阱
警惕刷单、网贷、冒充客服等电信诈骗,牢记"不轻信、不转账"。
保护个人信息,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。
健康管理
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;注意饮食卫生,防范夏季肠胃病。
参与家庭劳动或运动时,注意防暑降温,避免中暑。

五、兼职/实习安全
核实信息
通过正规平台求职,签订书面协议,拒绝押身份证、交"培训费"等要求。
警惕"高薪轻松"工作,谨防传销陷阱。
权益保护
保留工作记录、合同等证据,遇拖欠工资或纠纷及时向劳动部门投诉。
六、外出游玩安全
自然风险
海边、山区游玩遵守警示标志,不冒险涉水或攀爬未开发区域。
提前查看天气,避免暴雨、雷电等极端天气出行。

社交安全
聚会饮酒需适度,拒绝陌生人提供的食品/饮料。
避免单独赴约或夜归,尽量选择公共场所见面。
七、心理健康安全
管理屏幕时间,防止网络沉迷
假期是网络沉迷、不良信息接触、网络社交风险的高发期。
限定每天使用手机、电脑、平板等电子设备的合理时长,多安排线下活动。
利用网络进行学习、获取有益信息、与朋友保持正向联系。
关注家庭关系
尝试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,也认真倾听父母的想法。
感觉情绪激动时,可以暂时离开现场冷静一下,等平静后再沟通。
识别危机信号,及时求助
出现以下情况,需要高度警惕,这可能是心理危机信号:
1.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、兴趣丧失、失眠或嗜睡、食欲明显改变、精力下降。
2.感到绝望、无助、无价值感,甚至有伤害自己或结束生命的念头。
3.行为明显异常(如易怒、攻击性增强、退缩封闭)。
4.出现幻觉、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。
若出现上述情况,请立即求助:
1.告知父母、其他值得信赖的成年亲属或老师。
2.预约心理咨询
(1)预约方式:
学院心理中心心理咨询预约QQ:259669790
(2)假期接待咨询时间:
周一至周五上午8:00-11:00;下午14:00-17:00
3.拨打心理援助热线
(1)山东省青少年服务平台热线(周一至周五9:00-21:00):12355
(2)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:0531-88942284
(3)山东省残联心理援助热线(周一至周五8:30-16:30):0531-12385-2
4.前往医院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。
八、紧急情况应对
保存常用紧急电话:报警110、急救120、消防119。
遇突发事故保持冷静,第一时间联系家长、学校或警方。
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、充实、快乐的暑假!
学生工作处
安全保卫处